从小在青岛长大的张卉山,17岁便离开故乡前往新西兰求学,7年的扎实操练为后期在伦敦中央圣马丁学院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东方文化的信念自张卉山入英国求学起就深深植入他的心中。
东方文化贯穿于他的所有作品中,其设计既保留了东方韵味,又符合西方审美。在他看来,“做一个跟中国文化有关的品牌”是自己的目标,这可谓是意味深长。
18年春夏时装展中,张卉山打破了传统的模式,用60年代的复古风格重新定义了时尚。很容易发现,张卉山的collection里面处处体现概念的碰撞,如女性的温柔与运动的结合,复古与现代的融合。
服饰的边缘细节处理更是体现出少女的轻快与活力,如此设计的灵感来自于Princess Luciana Pignatelli的一本私家时装秘籍《The Beautiful People’s Beauty Book》。
优雅是对女性最高的褒奖,而这一理念贯穿于张卉山的本季所有作品中,用薄纱、雪纺、棉质设计出的晚间礼服轻盈地展示女性的柔美与优雅。
然而,少女天真跳动的活泼则是通过各种功能型的外套体现出来,卡其色的兜帽外套,其袖口的荷叶边设计以及边缘点缀的珍珠增添了一份纯真与浪漫。
强烈的分块颜色冲击则是体现60年代的复古气息。仔细观摩这期的所有作品,珍珠、羽毛、亮片几乎跨越了张卉山的所有设计服饰。
为了体现女性的柔美与精致,张卉山的细节处理拿捏的其恰如其分,一件正面看似普通的60年代荷叶边短款上衣,粉色的质感加上背后悬挂的珍珠设计,随着模特的走动,摆动的摇曳生姿,下身的褶皱流行线阔腿长裤,更是能将女性的背影显得柔美顺畅。正如张卉山在采访中所描述的,“所有的细节正是女性的优雅与运动元素的展现”。
波光粼粼的亮片与雪纺的结合瞬间有美人鱼的既视感,仿佛让人回到那个与王子共舞的夜晚,海面上跳动的亮片与摇曳旋转的身姿大概是所有拥有公主梦的女生最期待的场景吧!
金色与橘色的上下款吊带裙装,更像是一只活泼自由的海鱼,上身的极细吊带若有若无,与下半身的薄纱衔接区分了身材段位,在视觉上拉长了身线,裙装的下摆设计大概就是最美的鱼尾了。
浮动的羽毛更是为女性增加了飘逸的气息,无论是纯色的一件上衣,还是一条撞色的连衣裙,羽毛的轻盈加入既做到了画龙点睛,又实现了色彩自然的过度。
中国刺绣元素含蓄的包含,凸显了女性的高贵,皇室的金丝线与蓝色的花纹结合,让人穿越到清朝皇宫的雍容与华贵。这大概是与张卉山的亲身经历相关,不忘初心。
